職場英文 Email 怎麼寫?

職場中,寫郵件/回郵件可以說是每天例行工作的一部分,就算在 remote work 當道之前,email 也是討論、尤其是跨組別的正式溝通管道。比起口頭交流,email 提供更明確的通訊紀錄 (paper trail),也利於事後查找,確認重要數據文件。


本篇我們介紹工作中,尤其是外商公司的英語環境下,工作 email 寫作要點。

標題要有 CTA (call to action)

一封的工作郵件,標題上最好有 call to action(CAT),就是你需要對方做什麼行動,描述在簡短的前提下要越精確越好。

例如:
不好的標題 → Sales survey
比較好的標題 → [survey] sales survey about new products
更好的標題  → [10 min survey (due 1/15)] sales survey about new products

其他類似的 CAT 有 [Feedback needed],[Request Approval by XXX], 如果有明確的對象、期限,也可以在標題裡標明提示對方。如果只是知會對方,沒有需要行動的,可以用 [FYI]、[Inform]、[No action item] ,減少收件方的心理負擔。

管理收件人

把相關人士都加入到收件人群中,可以適當減少郵件複雜程度,避免一個事情在好幾串郵件裡討論,很容易漏掉其中幾串。但是這樣難免會有很多人『其實不需要每個回應都認真看』,所以把某人加進收件人中,最好也解釋一下為什麼你被加進來(例如:”+ XXX for your information”)。

傳統上沒那麼複雜的郵件,使用 CC(以前翻譯為『抄送』或是『副本』)就一定程度代表『inform』的意思,例如組員要跟其他組分享資訊或是開啟重要話題,最好把直屬主管加進來(也有人說最好所有郵件都 CC 給直屬主管,但是有可能會害對方陷入郵件海中,建議自行斟酌,有些事也可以用 slack 或其他更即時、較不正式通訊方式的報備。)。

內文:先結論,後細節的金字塔結構

工作郵件寫作,一定要『先說結論(so what?),後面再補充細節』。

幾乎所有寫作建議都離不開金字塔原理 The Minto Pyramid Principle,工作郵件更是可以從中獲益。

芭芭拉的原始著作中,第一個例子就是好的和壞的工作郵件:“開會改到星期四,因為 1, 2, 3”。如果你本身習慣先寫各種細節(”因為原本的時間會議室訂不到,而且 XXX 星期五請假,…”),看到這個例子可能會嚇出一身冷汗。

很多職場新鮮人,特別是在跟所謂『上級』溝通時,會以為需要解釋前因後果,為自己這封郵件找理由,落入『先解釋後結論』的呈現,反而顯得沒頭沒腦。要知道越是『大人物』,行程應該更滿更忙,更要注意把重點和需要對方配合的行動亮出來。

除了標題以外,收件人眾多的郵件,可以再郵件最後,以清單形式明確指出每個相關人士、部門要做的事(call to action)。

很多時候我們要在郵件中加入連結,如果可以盡量使用名稱清楚(『XX 數據模擬』)的超連結(hyperlink)而非原始URL。除了增加可讀性,也減少 URL 在郵件中失效的可能。 有時候公司內部的文件有比較複雜的權限管理系統,要記得分享連結之前確保所有收件人有權限可以打開

郵件不能完全取代文件

郵件與文件同樣有『保留證據,易於查找』的優點。但是郵件的重點仍然是在於溝通,那種一來一回一問一答的方式,其實相比於文件有很多冗余。如果是特別重要的討論,建議還是要另外整理成文件(Documentation, Memo)。如果公司有共享文件的系統,最好在郵件一邊溝通時就一邊同步更新。

如果從郵件討論後,做出重要的決定,最好把決定的理由整理成 Decision log,並與相關人士確認。郵件往往會充滿很多『理由』的細節,Decision log 可以用『結論–> 理由』的金字塔架構,更有條理整理決定的原因。

整理成文件的好處,除了自己查找方便,也便於與更上級溝通,和工作交接。在背景了解不多的情況下,從落落長的郵件中梳理出正確的脈絡,其實是強人所難。前面提到越是高層越想先看結論。而接受交接的人,也不想要細讀原來一整串郵件之後還不確定結論到底是什麼。


關於作者

SeaTurtle Careers 顧問團隊。服務範圍包含履歷精修、鍛鍊面試技巧、模擬面試、外商文化、求職、轉換跑道等等職涯發展輔導。我們有豐富的求職輔導經驗,顧問皆具有有外商科技業頂尖公司工作、擔任面試官的經驗,熟悉外商文化並掌握最新商業英文用語。帶你打造圈內人的完美履歷並掌握面試趨勢。

(有面試、履歷、求職、職涯發展等問題,歡迎預約 15分鐘一對一免費諮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