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遂自薦+Introduction email 怎麼寫?

Introduction email 跟 cover letter 有點像,但是是在請求正式流程以外的特例,需要更精練的語言和行動的邀請(call to action)。

對於大公司,除了試著找找看內推,就是直接投履歷申請職缺,會有專門的招聘團隊篩選履歷、走正式的招聘流程。但是有些情況,你也可以試著在投職缺之前『自我推薦』。『自我推薦』在你動機、或是個人與職位連結特別強的情況下會特別有用。


什麼時候可以自我推薦?

用 introduction email 毛遂自薦的對象通常是 hiring manager,更多時候是在你已經與其組員聊過,甚至對方也幫你打過招呼之後,你可以試著跟 hiring manager 約一個『chat』。這個 chat 雖然是非正式的,實際效用可能會介於第一輪面試跟資訊式面談之間:比真正面試更寬松的標準,更是給你提供資訊的機會,如果還順利,通常結束後對方會邀請你正式申請,或是直接把你轉給 HR 安排正式面試。(當然如果你在這輪就被説不太適合,也不要浪費時間申請了。)

有些小公司、新創公司,很積極的在招聘人才,也更會接受自己動機很強的求職者,甚至可以直接跟老闆/創始人/CEO 聯絡。剛畢業或是剛轉行,很難找一般公司工作時,不妨試試看去這種新創公司實習,也許薪水待遇不像大公司那麼穩定,卻提供很好的『刷經驗值』的機會。

還有一種情況,是你認為這個職缺你『非常喜歡』跟你個人『非常契合』,這種契合卻沒有辦法在一般履歷上完整表現出來,或是你的資格和 job description 上寫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時,可以用 Introduction email 追求特例。

Introduction email 寫作要點

直切重點、不要太長

第一段,開門見山的介紹『我是誰』,『我對你們公司的某某職位有興趣』

簡單直白的萬用句型:

My name is…. I am a …. I am writing to …”

因為這是你跟對方的第一次通信,太長的 email 可能會嚇到人。當然也不要太短,要『有料』、『有乾貨』,可能也需要半頁以上的空間。基本原則是『不要超過電腦顯示的一頁』,如果對方打開你的 email,還要滑鼠滾滾滾才能看完,多少有點心理負擔。郵件內容以呈現現狀、現在的資格為主,不要變成介紹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。

興趣、資格:越精確越好

接下來要介紹自己為什麼有興趣?以及為什麼我會是很好的人選?

光說『有興趣』是不夠的,最好可以有更具體的例子,過去經驗之類,找出你和公司、產業、職位的連結。同時也要展現出你對公司、甚至是這個產業有『做功課』(佐以一些確切的資料點,可以從公司網站或最近的產業新聞上找),不是亂槍打鳥

如果之前跟公司的某人談過,可以明確指出你跟誰誰誰聊過了,獲得什麼資訊(因此你)。這個『聊』可以是 informational interview,也或是在某個活動上(meetup 或是公司贊助的活動)碰到聊了一下。所以找工作時要多參加這些 networking 活動,閒聊之後也要記下對方名字職稱。

當然這種方法對小公司可能更有用(大家都互相認識),但是就算是很大的公司,這個訊息也可以顯示你的誠意和對爭取這個職位已經投入的心力。

Call to action(CTA)

最後一段,一定要有邀請對方行動的語句(”Call to action”, 這也是產品設計的一個要點):可以大膽一點直接提出這週或這兩週希望有機會可以『聊一聊』(chat)甚是是『面試』。

””I would like to schedule an interview”

一來顯示自信,也讓對方(如果認可你的毛遂自薦),可以順勢做出行動。一般真的還有在招人的主管(當然也有可能職缺已經幾乎有人選了),如果你的描述中確實符合,是很有可能跟你約個 15 分鐘談話的。

附上履歷?

郵件中最好有 LinkedIn 等等的連結(參考:LinkedIn 用法與履歷上的其他連結),也可以附上履歷(但不能期待對方一定會打開看,重點都要在郵件中提到)。


Introduction email 跟 cover letter 的區別

Introduction email 跟 cover letter 有點像,區別在於:

  1. 正式程度:cover letter 較高,格式以『信件』為標準。
  2. 對讀者的期待:cover letter 是正式申請工作的一環,可以期待對方會以評估候選人的心態閱讀,甚至搭配你的履歷;introduction email 基本上是在請求『例外』,要更簡短、直擊重點。
  3. 後續的行動:cover letter 結尾只要表現禮貌積極,如果對方認可,自然可以根據流程 move forward;introduction email 結尾要明確 call to action。

(參考:Cover Letter 怎麼寫?(範本及說明))

發表留言